抽动症

小儿抽动多动症的症状有哪些

发布时间:2025-04-22

小儿抽动多动症(通常指抽动障碍合并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,或单独的抽动障碍或多动症)的症状主要包括以下两类:


一、抽动障碍(Tic Disorders)的症状

运动抽动(Motor Tics)简单运动抽动:突然、短暂、无意义的肌肉运动。面部:眨眼、皱眉、耸鼻、咧嘴、点头、摇头。肢体:耸肩、甩手、踢腿、躯干扭动。复杂运动抽动:协调性更强的动作,看似有目的但非自愿。模仿他人动作、触摸物体、跳跃、旋转身体。发声抽动(Vocal Tics)简单发声抽动:无意义的声音。清嗓子、咳嗽、吸鼻、咂嘴、发出“嗯”“啊”等声音。复杂发声抽动:类似语言但无意义。重复单词或短语(秽语症,Coprolalia)、模仿语言(回声症,Echolalia)。抽动的特点不自主性:患者无法控制抽动的发生。波动性:症状时轻时重,可因压力、焦虑加重,放松时减轻。先兆感觉:部分患者在抽动前有局部不适感(如痒、紧绷感),抽动后缓解。


二、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(ADHD)的症状

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:上课走神、作业拖拉、丢三落四。粗心大意:常犯低级错误(如漏题、看错题目)。难以维持专注:容易被外界干扰,无法长时间完成任务。多动过度活动:坐立不安、手脚不停、无法安静玩耍。冲动行为:打断他人讲话、抢话、难以等待。冒险行为:不顾危险,如突然冲出马路。ADHD症状的特点多场景出现:不仅限于学校,在家、社交场合也表现明显。长期存在:症状持续至少6个月,且在12岁前出现。影响功能:导致学业、社交、家庭关系受损。


三、抽动与多动症状的关联

共病率高:约30%-50%的抽动障碍患者同时患有ADHD。相互影响:抽动症状可能分散注意力,加重多动表现。多动症状可能导致情绪波动,诱发或加重抽动。


四、症状举例

典型案例:一个10岁男孩,频繁眨眼、耸肩(抽动障碍),同时上课注意力不集中、做作业拖拉(ADHD)。非典型表现:抽动可能被误认为“坏习惯”,ADHD可能被误认为“懒惰”或“调皮”。


五、诊断与治疗

诊断专业评估:由儿童精神科医生或发育行为儿科医生进行。评估工具:如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(YGTSS)、ADHD诊断量表(如Conners量表)。治疗抽动障碍:药物治疗(如阿立哌唑、硫必利)。心理治疗(如习惯逆转训练、暴露与反应预防)。ADHD:药物治疗(如哌甲酯、托莫西汀)。行为管理(如家长培训、学校支持)。


六、家长需知

不要责备:抽动和多动是疾病表现,非孩子故意为之。减少压力:营造轻松的家庭氛围,避免过度关注症状。及时就医:若症状持续且影响生活,尽早寻求专业帮助。


总结:小儿抽动多动症的症状复杂,需结合专业评估进行诊断。早期干预可显著改善预后,提高生活质量。


健康精选



精品推荐